格林美拟赴港上市:关键金属回收 引领新能源循环产业新航向

香港,2025年9月24日 – (亚太商讯 via SeaPRwire.com) – 从深交所到港交所:格林美携关键金属资源回收、电池回收、新能源材料制造三大核心业务,开启全球化新局。

自去年以来,A+H 股上市热潮持续升温,越来越多深耕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选择通过两地上市拓宽融资管道、提升国际竞争力。新能源产业作为全球战略核心赛道,更是成为这股热潮中的焦点。9月22日,循环经济与新能源材料领域的领军企业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格林美,002340.SZ),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拟开启 A+H 股双资本平台布局。

自2001年成立以来,格林美利用循环领域的技术优势,开启了以镍钴回收再制造为主的关键金属循环业务模式。2010年,公司在深交所上市。此次赴港上市,不仅是对其行业地位的巩固,更标志着其开启对接全球资本、拓展国际业务的全新篇章。

三大核心业务驱动构建竞争壁垒,全球市场份额领先

在关键金属回收领域,格林美聚焦镍、钴、锂、钨、铜、铂等关键矿产资源循环,实现20余种关键矿产资源的再生制造,有效减少原生矿产开采需求,践行循环经济理念。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以2024年回收量计,公司在中国镍、钴、钨资源回收领域排名第一,成为国内城市矿山开发的核心力量。其印尼Morowali生产基地氢氧化镍钴(MHP)年产能达15万吨,以2024 年MHP权益产量计,格林美跻身全球前三。

在动力电池回收业务方面,公司第三方退役锂离子电池回收量亦位列中国首位,拥有6家工信部(MIIT)白名单回收企业,全球回收工厂遍布中国、韩国、印尼,在2025年,公司与欧美领先的回收公司签署MOU,谋划在欧洲等地建设锂动力电池回收工厂与共建镍钴锂关键资源回收体系,构建全球化锂动力电池与镍钴锂资源回收体系。

基于回收领域领先优势,格林美于2012年战略性拓展下游新能源材料行业,构建了「镍资源-前驱体-正极材料」的镍资源新能源全产业链,关键产品领域市场地位全球领先。在三元前驱体及正极材料方面,格林美拥有覆盖NCM、 NCA全系主流产品的全面产品组合,是全球首家实现9系超高镍核壳三元及四元前驱体量产出货的企业。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以2024年的出货量计,格林美是全球第二大三元前驱体生产商,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高镍三元前驱体生产商。此外,3C电子产品电池用的四氧化三钴材料全球市占率超过20%。

通过打通从资源回收到新能源电池材料制造的闭环,实现关键原材料的自给自足,格林美在新能源材料领域形成了难以复制的商业壁垒。目前,格林美已与全球十大锂离子电池企业中的九家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与全球超过1,000家汽车企业及电池制造商建立合作关系,在第三方退役锂离子电池回收领域回收率位居中国第一。

业绩增长稳健,海外市场贡献持续提升

在双轨驱动业务模式的推动下,格林美实现经营业绩的稳健增长。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达人民币293.92亿元、305.29 亿元、331.99 亿元,连续三年保持增长,展现出强劲的经营韧性。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达175.61亿元,延续增长势头。盈利方面,同期公司EBITDA从32.84亿元增至41.07亿元,并于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增至24.51亿元,盈利能力稳中有升,为业务扩张提供有力支撑。

值得关注的是,格林美海外市场拓展成效显著,全球化布局逐步深化。2024 年,公司海外营收占比为 23.6%,而 2025 年上半年这一比例已提升至 31.5%,大幅增长近 8 个百分点,反映出其产品在国际市场的认可度持续提升,海外业务已成为公司重要的增长引擎。随着全球新能源产业与循环经济需求的持续爆发,公司海外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扩大,为长期增长注入新动能。

从行业维度看,全球新能源产业正处于高速扩张期,带动新能源材料需求不断提升。而资源约束与环保要求的双重压力,推动「循环经济」成为产业链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方向,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再生镍、钴、锂等关键金属需求量占比将持续提升。​同时,退役锂离子电池的数量不断增加也为回收业务创造了巨大机遇。

格林美凭借「循环回收」模式,既占据资源回收的环保赛道,又切入新能源材料的高增长赛道,竞争优势显著,有望成为行业政策红利的直接受益者。此次赴港上市,藉助A+H 股双平台布局,公司有望进一步扩大产能、深化研发,强化全球产业链地位,为长期价值增长注入更强的确定性。

Copyright 2025 亚太商讯 via SeaPRwir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www.acnnewswi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