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加达-万隆高速铁路将带动沿线地区就业机会和经济发展

经济带在轨道上

北京,2023年11月9日 —— 这是来自《中国报道东盟》的一份报道:

2015年,关于共同建设雅加达-万隆高速铁路(HSR)的协议签署。8年后,这一铁路项目以所有系统准备就绪迎接商业运营而引起全球关注。

印尼首条高速铁路也是东南亚首条高速铁路——雅加达-万隆HSR,不仅将促进印尼基础设施建设和物流改进,也将为沿线建设经济增长带提供强大动力,为上下游产业发展创造新的机遇。

人口聚集地

印尼是人口第四多的国家。人口密度和经济发展最好的爪哇岛,是印尼最大城市如雅加达、泗水、万隆以及重要工商旅游城市如日惹和勿加泗的所在地,占全国近一半人口。2021年印尼统计局数据显示,占印尼土地面积7.25%的爪哇地区,贡献了国内生产总值的57.89%。

人口集中带来了发展机遇,但也带来了拥堵和区域经济不平衡等挑战。2020年底,印尼高速公路总长达2346公里,仅占全国公路总里程的0.7%。2021年底,印尼运营中的铁路总长约6466公里,电气化率仅11.4%。爪哇地区现有铁路运营长度4537公里,约占国内总长度的70.2%。

印尼小说家塞诺·古米拉·阿吉达尔马曾写道,雅加达人平均在交通中耗费10年生活。事实上,拥堵已经成为雅加达甚至整个爪哇地区需要解决的紧迫问题。一位在印尼留学的中国学生陈伟儒表示,车辆和船只是印尼主要交通工具,但雅加达的交通拥堵“正常”。他说,重要节日如开斋节期间,雅加达到万隆的公路交通堵塞程度如此严重,需要近一整天才能完成短短100公里的城际距离。

连接雅加达和万隆的旧铁路建于100多年前,技术标准陈旧、设备老化、线路通过城市中心,导致行车速度仅50公里/小时,旅程难免拖沓。

落后的铁路设施和慢速使印尼物流效率低下,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东南亚与大洋洲研究所副所长罗永坤表示,印尼的物流指数仅高于老挝和柬埔寨,成为制约其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与此同时,雅加达正面临房地产价格高、规划冲突等大城市多见问题,意识到需要将优势资源如资金和人才扩散至邻近地区,万隆作为旅游城市,一直是许多雅加达人逃离繁忙城市生活的目的地。建设连接两城的高速铁路将扩大人员和资源流动,促进印尼经济进步。

以HSR为基础的经济带

建成后,全长142.3公里的雅加达-万隆HSR,最高设计速度350公里/小时,将缩短两地行车时间从3小时多至40分钟。

雅加达-万隆HSR有效节省行车时间,缓解雅加达及周边地区拥堵,促进人口流动。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创新交通研究所兼职副所长、北京交通大学国家交通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宏昌表示,北京-天津、东京-大阪、巴黎-里昂等城际高铁已证明“一小时通勤圈”带动地方经济。加快人才、信息、资金等因素流动,形成“吸引效应”,将帮助大城市周边小中城市群形成,推动沿线城市产业升级,发挥出雅加达1000万人口大城市的全面经济潜力。

李宏昌称高铁为一个“多系统”,能够同时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共同发展,形成高铁经济带。雅加达-万隆HSR本身就需要上游技术研发、中游工程建设和设备制造、下游运营维护及增值服务等完整产业链。无论基于爪哇岛还是印尼其他地区,这一产业链各个环节都将在不同程度上得到发展。

中国建设集团斯特科尔公司在雅加达-万隆HSR项目的总会计师夏青杰告诉《人民日报》,这一铁路项目将刺激印尼相关部门如加工制造、基础设施、电力、电子、服务业和物流等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雅加达-万隆HSR预计也将推动沿线工业园区建设,促进区域资源配置,创造就业机会,吸引投资,激发新产业发展,通过整合雅加达、万隆及周边城市市场产生经济聚集效应。

也许最明显的经济效应将体现在就业增长。罗永坤表示,根据中国中铁数据显示,雅加达-万隆HSR工程采用1:4的中印员工比例,高峰期达到1:7,共创造5.1万个就业机会。此外,重视“技术本地化”,中国中铁为4.5万印尼工人提供了焊接、电工、机械及浇筑等技能培训。投入运营后,铁路每年还将带来3万个客运、设备维护及相关支持服务岗位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