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2023年10月30日 — 10月27日,“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可持续发展周”在深圳和香港启动。此次为期一周的活动由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和罗湖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南方金融传媒集团、中国社会价值投资联盟(深圳)、《21世纪经济报道》和广东大湾区研究院共同主办。标准银行战略支持该活动。
该活动将持续至11月3日,香港特区政府投资推广署和中国香港中文大学金融研究所联合支持。10月27日下午,“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可持续金融论坛”在深圳开幕,标志着这一重要周活动正式启动。
广东、香港和澳门大湾区在推动中国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湾区在推动产业链和供应链升级转型,推动绿色和转型金融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为此,本次活动汇聚了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分享他们的视角,传播中国的金融声音,展示更广阔的国际视野,提供独到见解。
论坛上,中国社会价值投资联盟副主任委员邢安戈强调,大湾区在中国新发展格局中具有战略意义。大湾区被视为高质量发展的典范,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范例。作为中国经济重要一环,大湾区正积极探索可持续金融发展,吸引了国内外多位专家。
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党委书记于明舒强调,深圳在可持续金融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深圳实施了世界首部地方绿色金融监管全面条例,并建立了支持体系和标准体系。深圳还在积极推进社会金融政策。未来,深圳计划举办世界级金融峰会、金融科技竞赛和展览,与全球共同推进金融创新。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许智豪强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支持香港成为区域绿色金融中心。规划还鼓励前海合作区企业在香港发行绿色债券,并从香港银行获得绿色融资。香港将利用“一国两制”下独特优势,促进主权基金进入内地市场。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中国代表特林克曼指出,全球只有15%的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实现了轨道,1/3面临停滞或倒退。各国必须采取行动挽救SDGs,重新评估经济模式,重塑金融体系。
南方金融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任天阳表示,大湾区成功利用香港、澳门、广州和深圳等重点城市的科研能力、产业优势和金融资源,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形成重大项目和支柱产业。这为该地区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预示着中国经济增长的未来方向。
在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对话环节,香港投资推广署金融服务与金融科技部主管梁景良强调,香港正致力于为绿色和科技企业创建新的加速通道。香港努力营造有利环境,帮助这些企业获得融资。值得注意的是,香港今年在亚洲仅次于内地,在发行绿色债券方面排名第二。
香港交易所联席总裁兼市场拓展主管包玉莲分享,从2011年至2022年,香港交易所在与其他主要交易所相比,在首次公开募股筹集资金规模方面位居全球前列。这得益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为香港提供了丰富机遇。作为连接内地与世界的超级桥梁,香港现在正探讨如何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引导外资企业“走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