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瑶中标以AI驱动的政府智能厕所合约 于香港超过800个公共厕所提供服务

HONG KONG, May 22, 2023 - (亚太商讯 via SEAPRWire.com) - 碧瑶绿色集团有限公司(“碧瑶”或“本集团”;股份编号:01397.HK)欣然宣布,本集团获得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政府”)食物环境卫生署批出一份为期两年的服务合约(“合约”),为超过800个公共厕所、旱厕及公共浴室提供人流点算系统(“系统”)服务,协助政府监测人流并优化服务水平。由尖端人工智能(“AI”)、飞时测距(“ToF”)及物联网技术驱动的系统,将安装以监测人流数量。AI技术有助提高准确性,而机器学习技术则使AI模型得以持续改善。数据于专属的大数据平台上收集及分析,向政府提供全面的现时使用量及预测数据,支持政府制定公共厕所的未来发展策略,包括提高服务水平,以及调配及升级香港的公共厕所设施。策略及投资总监周榆桐先生说:“AI 是今年热门话题。ToF 技术被积极应用于自动驾驶、机械人及无人机的障碍物探测、3D 扫描、手势控制以及生物识别。我们将AI、ToF、物联网、机器学习及大数据技术,无缝整合出一套原创及创新方案,应用于此合约上,为此感到自豪。”彼亦说:“赢得此合约,实属碧瑶发展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亦为将来集团高速发展绿色科技业务,带来重大战略意义。绿色智能科技业务,预计将成为碧瑶其中一个增长引擎,并为集团向政府提供一站式服务作为重要一环。结合劳动密集的服务、智能科技以及提供ESG 数据,帮助政府创建可持续绿色智慧城市。碧瑶将持续开发更多创新项目,把握市场机遇,大力拓展绿色科技业务。”碧瑶绿色集团简介碧瑶绿色集团(股份编号:01397.HK)成立于1980年,为香港最大及最受敬重的综合环境服务集团之一,提供环卫保洁、资料回收、循环再造、废物管理、绿色科技、有机肥料及动物饲料生产、园艺绿化工程及害虫防治等。本集团为不同领域的客户提供服务,包括政府部门、各大机构及跨国企业。本集团努力不懈地提升环境、社会及管治(ESG)的表现,以推进本集团的可持续发展,以实现将香港推动成为更清洁、更绿色、更健康城市的愿景。 Copyright 2023 亚太商讯. All rights reserved. (via SEAPRWire)

中国汽车流通领域数字风险管理服务先驱 长久数科拟赴港上市

HONG KONG, May 22, 2023 - (亚太商讯 via SEAPRWire.com) - 据香港经济日报报道,2023年5月16日,中国领先的汽车流通领域服务提供商——长久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久数科”或“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递交A1招股书,拟赴港上市,中信证券及工银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深耕汽车流通服务领域 先进技术不断优化解决方案公开资料显示,长久数科在中国提供综合性汽车数字风险管理服务和汽车经销商运营管理服务。根据灼识谘询的资料,按2021年的收入及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汽车经销商用户数目计,公司均为中国汽车流通领域最大的数字风险管理服务提供商,市场份额为47.4%。在汽车数字风险管理服务方面,长久数科具备著丰富的行业经验,根据灼识谘询的资料,公司是中国汽车流通领域中提供数字风险管理服务的先驱之一。值得注意的是,长久数科以先进技术不断优化公司的服务解决方案,以满足使用者需要及提升运营效率。凭藉丰富的行业经验及先进的技术实力,近年来公司保持著良好的往绩。根据招股书,于2020年、2021年及2022年,公司分别识别、报告及规避35宗、28宗及27宗有关汽车经销商的风险事件,数字风险管理服务支持的汽车经销商中风险事件发生率于该等年度分别降至0.44%、0.32%及0.27%。在汽车经销商运营管理服务方面,长久数科向寻求更优业务及财务表现的汽车经销商提供管理解决方案,提供服务涵盖汽车经销商营销、销售、维护、保险及年检等一站式解决方案;授予汽车经销商访问公司的汽车经销商运营管理系统“智科星”的权限,及为汽车经销商提供技术及人力资源支持,以及优化、标准化汽车经销商财务及会计系统。此外,长久数科还持续强化数字信息基础建设,为公司的业务运营提供系统化、智能化及数字化支持,并持续为行业参与者创造价值。根据招股书,使用公司数字风险管理服务的汽车经销商数量由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8,316个增至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9,205个,并进一步增至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10,684个。拥有庞大及优质用户群 业绩实现稳定增长根据招股书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向18家商业银行(包括中国所有六大国有商业银行及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约200家分行、24家汽车金融公司及约10,700家汽车经销商提供数字风险管理服务。财务方面,于往绩记录期间,长久数科的业绩实现稳定增长。于2020年、2021年及2022年,公司收益分别为人民币430.6百万元、人民币477.7百万元及人民币547.9百万元,複合年增长率为12.8%。公司的年内利润分别为人民币114.1百万元、人民币83.7百万元及人民币95.9百万元。从行业角度而言,受居民收入及购买力提升、汽车下乡等有利政策推动,中国的乘用车市场具有巨大的未开发潜力,尤其是在低线城市。根据灼识谘询的资料,低线城市的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增长率预期将于未来五年超越燃油车的销量,在此背景之下,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网路、交付能力及售后服务的需求相应上升。长久数科紧贴行业趋势,具备著广泛、优质的用户群、行业领先技术及稳健研发能力,未来有望持续享受行业高速增长带来的红利,加速进阶,成长空间值得期待。 Copyright 2023 亚太商讯. All rights reserved. (via SEAPRWire)

国轩发布自研全新LMFP体系L600启晨电池

HONG KONG, May 22, 2023 - (亚太商讯 via SEAPRWire.com) - 5月19日,国轩高科在第十二届科技大会上发布了自主研发的全新LMFP体系的L600启晨电芯及电池包,这款电池开启了业内无NCM一样续航千公里的先河。L600 LMFP 启晨电芯国轩高科国际业务板块执行总裁程骞博士现场发布发布会首次亮相的启晨电池包第十二届科技大会启晨电池发布会现场系统能量密度190Wh/kg,可实现续航1000KM这款电池的发布者是国轩高科国际业务板块执行总裁程骞博士,当他健步跑上舞台时,引发现场一阵欢呼。程骞表示:近年来磷酸铁锂(LFP)技术重获市场认可,市场份额持续提升。与此同时,量产的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增长已进入瓶颈,进一步提高需要化学体系的提升,因此掺杂锰元素的磷酸铁锂应运而生。“启晨L600 LMFP电芯实现240Wh/kg的质量能量密度,525Wh/L的体积能量密度,常温循环4000圈,高温循环1800圈,轻松实现18分钟的快充,并且通过了所有的安全测试。采用了L600电芯后,体积成组率达到76%,超越现在量产三元体系的pack能量密度,系统能量密度达到190Wh/kg。正因为启晨材料的高能量密度,我们不用三元材料,同样可以做到续航1000km。”程骞说。程骞介绍,国轩高科经过十年时间自研磷酸锰铁锂(LMFP)材料,并通过共沉淀合成工艺,先进的掺杂包覆技术和新型的造粒技术解决了高温Mn溶出、导电率低、压实密度低这等棘手问题。国轩在磷酸锰铁锂的突破,一方面得益于公司在材料端前瞻性的布局,2014年就已获得了《IFP1865140-15Ah方形磷酸铁锰锂锂离子蓄电池新产品证书》;2016年又获得了《锂离子电池用碳复合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新产品证书》;2019年,国轩高科自主研发方形磷酸锰铁锂锂离子蓄电池获得了“安徽省新产品”荣誉称号;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公司国际化研发视野,位于美国俄亥俄州的克利夫兰研究院研发出了针对LMFP的新型电解液,大大改善了高温循环和存储性能。采用自研的LMFP材料和电解液,国轩高科成功开发了启晨L600电芯。程骞博士介绍,这款“十年磨一剑”的LMFP启晨L600电芯,公司计划2024年开始量产。实现18min1800次快充 自研隔热材料可耐1200°C高温据程骞博士透露,除了电池材料体系的全新升级和创新外,基于该款电芯打造的启晨电池包,也有多项技术的突破与创新。启晨电池包采用了三明治结构的双面液冷技术和极简设计思路。极简结构设计使得电池包的结构件数量降低45%,重量降低32%;极简的电气设计使得电池包的线束长度甚至只有之前的26%,从原来的303米的线束降到了80米,体积成组效率却达到了76%,pack能量密度达到了190Wh/kg,超越了目前市场上的三元电池能量密度。也就是说,在不采用三元电池体系的前提下,国轩高科启晨电池包也在业内首次做到了1000公里续航,并可满足18分钟1800次全时快充。此外,本征安全也是启晨电池包主打优势:所采用的材料热分解温度远高于三元材料,做到了材料本征安全;自主研发的隔热材料可耐1200°C高温,相当于给电芯穿了一层隔热皮肤,并通过极端情况快速散热通道和主动安全的BMS,做到了四层极致安全保护。目前,该产品基于新国标的针刺,热箱,过充,过放,热失控,挤压和短路的所有测试,并且全部通过。 Copyright 2023 亚太商讯. All rights reserved. (via SEAPRWire)

16名院士助阵,市委书记广发英雄帖,国轩高科第十二届科技大会盛大开幕

HONG KONG, May 22, 2023 - (亚太商讯 via SEAPRWire.com) - 5月19日上午,国轩高科第十二届科技大会在合肥开幕,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虞爱华出席并现场广发“英雄帖”,希望更多新能源链上企业扎根合肥。16位海内外院士,10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参加大会并演讲交流。开幕式上,国轩高科还发布了最新自研LMFP体系的L600启晨电芯及电池包,开启了业内无NCM依然可续航1000公里的先河。合肥市委书记虞爱华现场致辞国轩高科董事长李缜现场致辞大众中国执行副总裁 、国轩高科董事Olaf Korzinovski发表致辞启晨L600 LMFP电芯启晨电池包国轩高科邀请与会院士教授专家为优秀科技工作者颁奖书记致辞 欢迎链上企业和创新人才“扎根”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虞爱华说,服务企业、做强产业、带动就业,是地方党委政府的追求和责任。支持国轩就是支持安徽,支持合肥。今天的合肥,科创主体井喷增长,战新产业加速集聚,人才活水充分涌流。特别是,合肥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链上企业超600家,产值超2000亿元,正在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之都。真诚欢迎更多链上企业“扎根”、创新人才“扎营”,我们将提供量身定制的产业和人才政策,以真金白银的支持、真心实意的服务、真抓实干的作风,携手各方追逐梦想、创造未来。国轩高科董事长在开幕式欢迎辞中表示:推动科技创新,重塑新的产业时代,发端于思想的引领,依靠于科技的进步,仰赖于英雄的辈出,企盼于年轻人定义。国轩高科希望与全球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院士专家们携手,共同关注新的能源文明动力是什么,新的能源文明材料是如何构成的,新的能源文明如何制造出来,新的能源文明的数字化方向,新的能源文明应用体系在哪里等新能源数智化转型升级中的五大问题,共同发力新能源产业创新,让绿色能源服务人类发展。大众中国执行副总裁、国轩高科董事Olaf Korzinovski先生致辞说,大众汽车与中国企业建立了强有力的伙伴关系,对国轩高科的投资就是最好的佐证。得益于国轩高科的研发和锂电池制造实力,双方合作取得了稳健进展,双方携手开发新技术,让更多电动车型受到用户青睐。大众汽车正在安徽打造一个完整的电动出行生态圈,融汇大众在制造、研发、采购、销售和软件领域的优势,推进全新电动和智能网联汽车的理念得到更快应用。期待国轩高科与大众中国在安徽的各个实体之间发挥强大的协同效应,推动未来电动出行技术的发展。院士助阵 把脉未来电池技术创新方向“在我眼里,国轩高科是一个独特的企业。我在多年前参观过国轩高科的技术中心,令我非常惊讶,当时他们投资拾亿元建设的技术中心的平台,其设备的先进性和完备性,以及整个研发流程的严谨性,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中国科学院院士、 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在当天的视频致辞中表示:这些年来,国轩高科抓住了磷酸铁锂大发展的机遇,在行业中不断刷新纪录,同时在动力电池中磷酸铁锂整个的转向和升级,以及储能电池的风口中,都抓住了机遇,得到了大的发展。并且国轩高科不断突破自我面向国际,与多个国际公司在多个国家设立锂电产业园,充分显示了国轩高科宽阔的胸怀,宽广的视野,和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共同建设人类绿色家园的崇高理想。此外,在19日的主旨演讲和材料科学高端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孙世刚、褚君浩,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及加拿大皇家科学院、工程院院士孙学良,新加坡工程院院士蓝钦扬,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Héctor Abruña,加拿大皇家科学院、工程院、工程研究院院士张久俊等6名院士及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等多名教授专家陆续发表演讲,把脉全球碳中和背景下,新能源领域技术态势,未来电池材料科学新方向以及人工智能如何助力能源存储等热门话题。根据大会安排,20日还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封东来、成会明;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善林、彭寿;日本工程院院士唐捷、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温兆银、欧盟科学院院士孙金华、加拿大工程院院士陈国华、欧洲科学院院士傅晓明等参会演讲交流。新品发布:启晨电池无NCM照样续航1000km开幕式上,国轩高科国际业务执行总裁程骞博士发布了公司的最新产品——启晨L600电池。程骞介绍,国轩高科经过十年时间自研LMFP材料,通过共沉淀合成工艺,先进的掺杂包覆技术和新型的造粒技术解决了高温Mn溶出、导电率低、压实密度低这等棘手问题,美国克利夫兰研究院研发出了针对LMFP的新型电解液,大大改善了高温循环和存储性能。采用自研的LMFP材料和电解液,国轩高科启晨L600电芯应运而生。“启晨L600 LMFP电芯实现240Wh/kg的质量能量密度,525Wh/L的体积能量密度,常温循环4000圈,高温循环1800圈,可以确保汽车行驶80万公里以上,轻松实现18分钟的快充,并且一次性通过新国标的针刺、热箱、过充、过放、热失控、短路、挤压等安全测试。”程骞介绍,启晨L600电芯预计2024年开始量产。而基于该款电芯打造的启晨电池包,采用了三明治结构的双面液冷技术和极简设计思路。其极简设计结构使得电池包的结构件数量降低45%,重量降低32%;极简电气设计思路使得电池包的线束长度甚至只有之前的26%,从原来的303米的线束降到了80米,体积成组效率却达到了76%,pack能量密度达到了190Wh/kg,超越了目前市场上的三元电池能量密度。也就是说,在不采用三元电池体系的前提下,国轩高科启晨电池包业内首次做到了1000公里续航。激励科创,91个研发团队分享500万奖金5月19日晚,国轩高科举行了颁奖音乐会,表彰2022年度研发先进团队和个人,91个团队在技术突破、产业创新、知识产权、专利发明、标准成果等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分享了500万奖金。其中,高能量密度磷酸盐系电芯开发和国轩星晨系列圆柱电池获得2022年度优秀科技成果奖特等奖。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安徽省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动力电池)、宜春市锂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等国家和省市级荣誉的(申报)团队获得表彰。国轩高科董事长李缜表示,国轩高科在科技研发领域的成绩,离不开全球各地院士、科学家、专家学者长期以来对国轩的关心、帮助和支持,这些是思想引领、创新启发,使得我们在新能源领域的研发成果日益丰硕。我们举行颁奖音乐会,是对国轩人在科学发现、技术创新、工程落地方面做出的努力进行褒奖,也是对更多科研人员的激励,希望研发人员在新的阶段创造更多优秀成果,奔向更高的科学殿堂。 Copyright 2023 亚太商讯. All rights reserved. (via SEAPRWire)

中国抗体SM17针对治疗哮喘的新药研究申请获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受理

HONG KONG, May 22, 2023 - (亚太商讯 via SEAPRWire.com) - 专注研究、发展、制造及商业化免疫性疾病疗法的香港生物制药公司—中国抗体制药有限公司(上市编号:3681.HK,下称“中国抗体”或“本公司”)欣然宣布,SM17(注射用人源化抗IL-17RB单克隆抗体)针对治疗哮喘之新药研究申请于5月19日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受理。若新药研究申请获得批准,本公司将在中国开展治疗哮喘适应症的临床研发项目。SM17为以白细胞介素17受体B(IL-17RB)为靶点的人源化Ig G4-k单克隆抗体,是一款全球首创针对 IL-17BR 靶点的单抗药物,具有治疗哮喘、特应性皮炎、特发性肺纤维化及其他免疫性疾病的潜力。本次新药研究申请主要针对治疗哮喘,本公司将在申请获批后于中国启动I期临床试验,以桥接中美人群并探索SM17在中国人群中的安全性。早于2022年3月,SM17针对哮喘之新药研究申请(IND)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并于同年6月完成I期临床试验之首次健康受试者给药。截至2023年5月22日,受试者均未报告严重不良事件。我们现正全速推进I期临床研究。按现时进度,我们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完成I期临床研究,较原有计划提前半年时间。SM17通过与2型先天淋巴细胞(ILC2s)上的IL-17RB结合可抑制Th2细胞的免疫反应,从而阻止人白细胞介素25(IL-25)诱发的一连串反应。IL-25为一类关键的“警戒素”,已被证明与气道细胞的病毒感染反应以及过敏性疾病如哮喘的病理变化有关。患有未受控制的严重哮喘的患者,会承受哮喘反复发作及住院的风险;而未受控制的严重哮喘疾病会引发群体死亡率及患病率升高、生活质素下降以及医疗支出增加等社会性问题。哮喘作为全球性流行病之一,拥有广大急切且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药品市场空间广阔。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全球哮喘患者的数量正在逐渐增加,预计在2024年将达到8亿,并在2030年进一步增加到约8.6亿。而中国的哮喘患者数量的增长速度高于全球增长率,预计在2024年将达7,040万,并在2030年进一步增加到7,810万。从市场规模上,预期全球哮喘产品市场于2024年将达到385亿美元,于2030年前将达到500亿美元。而中国哮喘产品市场将预期于2024年前将达到56亿美元,于2030年前将达到97亿美元,其中适合生物药的中重度哮喘对应市场规模将达到66亿美元。目前已获批上市的严重哮喘疗法(包括生物制剂),可一定程度降低哮喘年度发作。然而,严重哮喘的有效治疗仍存在未满足的医疗需求,尤其是对当前疗法无应答的患者而言。本公司相信靶向Th2炎性细胞因子通路的上游(例如IL -17RB)的疗法,预计将对气道炎症相关的病理变化产生广谱的作用并改善疾病病情,相信SM17或拥有巨大潜力以缓解未被满足之哮喘治疗需求。中国抗体制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梁瑞安博士表示:“全球哮喘患者数量的逐年增加,而目前已有的哮喘疗法尚未完全满足患者的医疗需求,严重哮喘的有效治疗仍存在巨大缺口。SM17作为一款全球首创针对IL-17RB靶点的人源化IgG4-k单克隆抗体,在本公司积极推进下,临床研究进展理想。此次SM17新药研究申请获得受理,不仅加快推进本公司在中国开展治疗哮喘适应症的临床研发项目,亦体现了我们新药研发的效率之高。本公司对SM17新药巨大的临床试验及商业化开发前景充满信心,将继续致力于探索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并期待该治疗新选择未来可以惠及更多中国患者,为严重哮喘患者群体带来治疗的曙光。本公司将继续坚持自主创新,持续推进新药研究工作,不断拓展适应症人群,不遗余力地为中国和全球患者提供更多有效的治疗选择,旨在成为免疫疾病创新疗法的全球领先者。”关于中国抗体制药有限公司中国抗体制药有限公司专注于研究、发展、制造及商业化免疫性疾病疗法,研发总部位于香港、生产基地位于中国。公司注重科技研发,其旗舰产品SM03舒西利单抗(Suciraslimab)为全球首项用以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CD22单抗,已在中国完成类风湿关节炎三期临床试验,并被列为国家十三五重大新药创制专项重大项目。此外还有多个同类靶点首创(First-in-target)及同类首创(First-in-class)在研药物,部分已处于临床阶段,适应症覆盖类风湿关节炎、阿兹海默症、系统性红斑狼疮、天疱疮、多发性硬化症、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非霍奇金氏淋巴瘤、哮喘等具有重大未满足临床需求的疾病。此新闻稿由金融公关(香港)有限公司代表中国抗体制药有限公司发布。如有垂询,请联络:金融公关(香港)有限公司赵泳丝小姐/张晓茵小姐/张晓敏小姐 / 薛伟静小姐电邮:sinomab@financialpr.hk电话:(852)2610 0846 传真: (852)2610 0842 Copyright 2023 亚太商讯. All rights reserved. (via SEAPRWire)